【广州日报】惊心动魄5秒!高龄婆婆“一线心”跳动着就换好了瓣膜

2018-09-07

唯一能挽救老人生命的手术成功了!老婆婆终于摆脱了分分钟猝死的可能。

74岁老婆婆一周前呼吸急促

走路全靠人扶

一检查心脏主动脉瓣

只剩下一条小缝

分分钟可能猝死

      幸好,在中山一院多学科专家联合攻关下,保持心脏跳动,仅花5秒就置换好人工瓣膜,唯一能挽救老人生命的手术成功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救了梁婆婆一命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TAVI产品是国产的,已获国家药监局的审批,正式许可生产及销售,造福广大患者。

〓发病

“一线心”随时可猝死

      74岁的梁婆婆,这半年来老是胸口发闷,吐气不顺;一个星期前,她的病情突然加重,辗转几家医院也没办法,最后来到中山一院治疗。

      据中山一院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介绍,梁婆婆入院时,已经完全靠人搀扶,呼吸急促,在听诊器里,双肺全部都是摩擦样啰音。

      医生给梁婆婆赶紧做了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她的主动脉瓣重度钙化性狭窄、并有重度关闭不全。

      这样的病变下,代表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左心射血分数EF只有25%(正常60%左右);主动脉瓣口面积仅有0.38平方厘米(正常3-4平方厘米),基本只有一条缝隙大小;代表心功能衰竭的指标——BNP高达19000ng/ml,超过正常值2000倍!

      梁婆婆被明确诊断为心脏瓣膜病,且处于主动脉瓣病变晚期。她的“一线心”,分分钟可令她猝死!

分析

人体发动机的“阀门”坏了

      主动脉瓣口变成一条缝,到底如何危害病人?

      中山一院心脏外科陈光献教授举例说,人的心脏就像是一台发动机,分为四个气缸: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其中左心室做功最多。

      而主动脉是心脏最重要的输出管道,与左心室相通。主动脉瓣相当于连接左心室与主动脉间的“阀门”,一旦阀门开关不灵,也就是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就会导致心脏工作失常,心肌劳损,造成胸闷、气促等心功能衰竭的表现,也就是临床上的心脏瓣膜病。

      由于梁婆婆已74岁高龄,在患有心脏瓣膜病的同时,还有肾功能不全,反复心衰肺水肿,双侧胸腔积液等,身体各方面的基础情况都很差,因此医生判断,她随时有猝死可能。

      果然,即使对梁婆婆进行了抗心衰治疗,婆婆的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反复出现胸口发闷,吐气不顺,不能躺平休息等情况。

困境

常规手术婆婆死亡风险很高

      心脏外科进行了梁婆婆的全科病例讨论。

      专家们认为,如果继续采用药物治疗,效果确实不太好;如果进行常规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因为患者年纪大、病情复杂,难以承受开胸手术的打击,死亡风险会很高。此外,即便患者能挺过开胸手术,还有术后肾、肺及其他脏器的康复关难过。

     “传统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需要建立体外循环,使患者心脏停跳,医生在静止的心脏上进行手术。”吴钟凯教授说。

碰到了这样一个大难题,让医生和家属都一筹莫展……

治疗

5秒将人工瓣膜植入跳动的心脏

      就在这个时候,中山一院重症主动脉瓣病变TAVI团队提出,能否实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TAVI术是在心脏正常跳动的状态下,通过介入导管输送人工瓣膜,瓣膜就位后释放并膨胀张开,替换原来的主动脉瓣,从而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

      由于此例病人瓣口极重度狭窄合并重度返流,冠脉开口低,为此专家们进行了充分论证,一致认为实施经心尖TAVI手术是挽救老人生命的唯一手段。

      9月1日,梁婆婆被送进了手术室,TAVI团队分工协作,多学科高质量无缝对接,心内科医生用起搏器诱导心脏室颤,不让其有效射血,为主刀医生争取到宝贵的5秒钟。在这5秒钟内,主刀医生成功将人工瓣膜植入瓣膜口,植入后立即让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不到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梁婆婆很快就清醒了,检查显示,梁婆婆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射血EF由原来25%上升至53%,心功能衰竭指数BNP由原来的19000下降至5000左右,循环越来越稳定。

知多D

紧急救命的TAVI产品已国产上市

      紧急救了梁婆婆一命的,是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国内目前仅有少数心脏中心能开展该心血管领域的最新技术,而中山一院更是广东省最早开展经心尖TAVI手术的医院之一。

       中山一院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指出,约1/3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因为手术风险高或有禁忌症而无法接受传统的外科开胸手术。全世界超过30多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开展TAVI技术,近20000例患者得到及时的有效治疗。

      继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药物治疗后,TAVI手术治疗,成为重度瓣膜病的第三种治疗模式。在欧美指南中,TAVI治疗已被列为外科手术风险中高危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案。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起,国产的TAVI产品获国家药监局的审批,获得生产及销售许可。

      心脏病专家们认为,随着我国科学的发展、医疗器械和操作技术的改进、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使更多瓣膜疾病患者获益。

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何雪华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图:中山一院TAVI团队提供

报道链接:http://www.gzcankao.com/news/wx/detail?newsi=238613&time=1536308363442

2018-09-07